嗨嗨 親愛的夥伴們
我們很能理解大家都希望在陽光灑落
藍天白雲的好天氣下進行體驗或課程
但戶外活動均有一定的氣候風險
教練們也在此機會補充一些觀念
協助各位對於氣候影響的了解
▎一、下雨不影響戶外水域活動的進行
評斷安全的依據是氣象預報中的「浪高」
「浪高」是最直接影響安全與品質的關鍵
其主要是受到颱風、季風、潮汐影響
台北的秋冬因受東北季風的關係
十月份後浪高動則2至3米以上
故開始不適合在進行戶外水域活動
合適主因並非是下雨、水溫等氣候因素
影響整體海況安全的關鍵則是「浪高」。
▎二、即使是好天氣大太陽也未必能下水
承上題,對於「浪高」的了解
同時也就是對於海況掌握的觀念建立
即使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
仍然會遇上海邊風浪較大的時候
當「浪高」超過一定的標準值
此時下水反而會被浪襲而推撞礁岩
是最危險且不適合下水的狀態
此時我們就會通知夥伴們延期。
▎三、水裡的能見度是否受天氣影響
海中的能見度也類似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般
每天會受到海流所夾帶的蜉蝣、雜質而影響
即使今日氣候光線良好,但水中雜質過多
也會因陽光反射而造成能見度霧濛的情況
而陰天或雨天也有機會碰上驚人澄澈的水質
海中能見度是沒預報可以事先預測的
要碰上陽光灑落、能見度又好的機會
對於教練和夥伴都是可遇不可求
所以每次下水都有如揭開驚喜一般
這正是戶外活動大自然所真實的回饋。
▎四、從事戶外活動均有一定的氣候風險
即使是下雨天,也會有風平浪靜的時候
故大部分的戶外水域活動在雨天都是照常進行
台灣本身氣候多變,且全球暖化氣候加劇
短短一個暑期會遇上多起颱風環流影響
或單純浪況海象不佳而無法下水的情況
因此比起追求藍天白雲的好天氣
更應該把握「浪況合適」的機會進行體驗或課程
也是參加戶外活動應秉持著運動家精神。
▎五、浪況級數怎麼看
比起下雨機率,「浪高」的預報更為重要
浪高數據分析
- 「1.0 以下」是難得如湖面般的平靜海面。
- 「1.0 – 1.5」有微浪浮動較為常態的海況。
- 「1.6 以上」在海面上會感受到明顯的起伏
開始會造成不適及教練在安全維護上的困難
此時通常會發布取消通知。
龍洞地區海域本身就因天然的地形屏障聞名
相對其他水域可以降低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
以上數據分析是針對龍洞區域海岸地形所評估。